——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·师资相摄篇》解读

济群法师

【点击查看全书链接】

  2. 三种别行法
  二、明别行法三种:一、白事离过者。《律》云:凡作事者,应具修威仪,合掌白师:取进不?若欲外行者,师以八事量宜,谓同伴、去处、营事也。三种交络,是非作句。唯同伴是好人,去处无过,营事非恶,方令去也。[1]
  《五分》:欲行前,要先二三日中,白师令知。[2]唯除大小便、用杨枝,不白。[3]

  《十诵》中:一切所作皆须白师,唯除礼佛法僧[4]余同《五分》[5]
  若弟子辞师行,云:当至某城邑、某聚落、某甲舍。非时白中亦尔。当量行伴,知于布萨、羯磨、法事、会座,如是者得去。不受语辄往,明相出时结罪。

  《僧祇》:不白师,得取与半条线、半食。若为纫一条线,不白得罪。[6]有剃发师来,和尚不在,当白长老比丘。师后来时,还说前缘。[7]余事准此。若弟子大施者,师量弟子持戒、诵习、行道者,应语言:“此三衣、钵、具、漉囊等,出家人应须,不得舍之。”若有余者,告云:“此施非坚法,汝依是得资身行道,不必须舍。”若言“我自有得处者”,听。[8]若欲远行,不得临行乃白。应一月半月前预白,令师筹量。[9]若不能一一白师,当通白,欲作染衣事,亦得。[10]

  《善见》:弟子随师行,不得去师七尺,不应蹋师影,离是应白知。[11]

  《四分》多种:或出界,或与他物,或受他物,及佐助众事,并须白师。[12]
  二、受法者。《四分》云:彼清旦入和尚房中,受诵经法,问义。广如依止中。[13]

  三、报恩法。《四分》云:清旦入房除小便器,白时到等。应日别朝、中、日暮三时问讯和尚,执作二事,劳苦不得辞设。[14]广具四纸余文,必须别抄依用。一则自调我慢,二则报恩供养,三则护法住持、正法久住也。
  《僧祇》云:弟子晨起,先右脚入和尚房,头面礼足,问安眠不?[15]余同《四分》。

  《十诵》:若浴和尚,先洗脚,次髀,乃至胸背。若病,先用和尚物,无者自用,若从他求。日三时教弟子云:“莫近恶知识,恶人为伴。”[16]弟子若病,虽有人看,而须日别三往,语看病者:莫疲厌,此事佛所赞叹。[17]

  《杂含》云:若比丘不谄幻伪,不欺诳,信心、惭愧、精勤、正念、心存远离,深敬戒律,顾沙门行,志崇涅槃,为法出家。如是比丘,应当敬授。由能修梵行,能自建立故。[18]
  除师父和弟子间的七种共行法之外,还有三种别行法,属于弟子应该特别对师父遵行的。
  “一、白事离过者。”第一,凡做任何一件事,都要事先禀告师父,依其教导行事,避免因不懂法、不知律而造成过失。戒律无非是告诉我们“此应作,此不应作”。所以凡有所作,不论大小,都要经过师父把关,才能如法行事,了解戒律在生活中的运用。
  “《律》云:凡作事者,应具修威仪,合掌白师:取进不?”《四分律》说,凡是做每一件事,首先要具足威仪,恭恭敬敬地合掌请示师父说:我可以做这件事吗?做得合适吗?
  “若欲外行者,师以八事量宜,谓同伴、去处、营事也。三种交络,是非作句。”如果想要外出,师父应当从同伴、去处和事情本身三方面加以审查,看同伴是否善友、去处是否清净、所行是否如法。这三方面又会组成八种情况。其一,同伴为善友,但去处和所行皆不如法。其二,处所清净,但同伴和所行皆不如法。其三,所行为善,但同伴和处所皆不如法。其四,同伴、处所皆善,但所行非法。其五,同伴、所行皆善,但处所不如法。其六,处所、所行皆善,同伴非为善友。其七,三方面皆不如法。其八,三方面皆如法清净。
  “唯同伴是好人,去处无过,营事非恶,方令去也。”根据《四分律》的标准,唯有同伴为善友、去处清净、所行如法,师父才能同意弟子外出,否则就应加以阻止。也就是说,八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是被允许的。这么做,主要出于对新戒的保护,以免他受到不良影响。就像初生婴儿,需要倍加呵护,才能免除厄难,健康成长。
  “《五分》,欲行前,要先二三日中,白师令知。”《五分律》说,弟子若想外出,应该在出发前两三天向师父禀报,让师父根据情况审查,再决定是否同意。如果想走的时候临时再说,就是通知而不是请示了。这样做的话,既是对师父的不尊重,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。如果不告而别,那就算是自动离弃,依止关系将随之结束。
  “唯除大小便,用杨枝,不白。”杨枝,又名齿木,是佛制比丘十八种物之一,用以刷牙。作为新学比丘,虽然任何行动都要禀告师父,但上厕所或刷牙之类的事就不用说了。修行是对心行的修正,经由师父指导,才能使我们尽快纠正凡夫行,从贪嗔痴的串习中走出来,所以要把原有的想法和习惯彻底放下,事事禀告,依教奉行,才能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与法相应。
  “《十诵》中,一切所作皆须白师,唯除礼佛法僧。余同《五分》。”《十诵律》说,弟子的一切行动都要禀告师父,除了礼敬佛法僧三宝之外。其他就像《五分律》所说的那样,上厕所、刷牙之类就不用禀告了。
  “若弟子辞师行,云:‘当至某城邑、某聚落、某甲舍。’非时白中亦尔。”如果弟子要离开师父外出,辞行时必须说清楚:要去哪个城市、哪个村落、谁的家里。如果平日需要在非时外出,也要用同样的方式辞行。这样不仅对师父有交代,对自己也有一定的限制和约束。其实,并不是师父要管你,而是你既然选择出家,对自己就应该有相应的要求。作为凡夫来说,本来就为无明所惑,不能自主,如果没有外在约束的话,就会跟着感觉走,跟着妄想走,最后又会走到哪里呢?
  “当量行伴,知于布萨、羯磨、法事、会座,如是者得去。不受语辄往,明相出时结罪。”布萨,对治止过。羯磨,如缘作善。会座,比丘应于六斋日和合一处说法,若外道来问难,比丘应如法辩论,以正见降伏对方,是名会座法;又说会座是设会处之座,即设供食处。不受语,师父未允许而故意违背。师父应该审查一下,和弟子一起出去的同伴是否合适,是否懂得布萨、羯磨等,如果同行者知法知律,遇事能如法处理,可以允许弟子前去。如果师父不同意却自行外出,只要到明相出时还未回来,就违犯了依止法,依止关系也将随之结束。
  “《僧祇》,不白师,得取与半条线、半食。若为纫一条线,不白得罪。有剃发师来,和尚不在,当白长老比丘。师后来时,还说前缘。余事准此。”《僧祇律》说,如果没有禀告师父,可以取半条线或吃一点食物,半是少量的意思。如果要缝制僧衣(作务),或是取一条线,不禀告师父就要结罪。如果有剃发师前来,你正好要剃头而师父不在,也可以向僧团其他长老比丘们禀告。等师父回来之后,再向其说明之前的情况。其他事情也可以遵照这个原则。
  “若弟子大施者,师量弟子持戒、诵习、行道者,应语言:此三衣、钵、具、漉囊等,出家人应须,不得舍之。”三衣,即安陀会、郁多罗僧、僧伽黎,分别是平日起卧、作法事入众和参与重大法会时所穿。钵,外出托钵盛饭的器具。具,又称坐具,坐卧时敷在地上或床上的长方形布。漉囊,即滤水囊,用来滤水去虫的器具,以免误伤水中小虫。三衣和钵、坐具、滤水囊合称比丘六物,须常随其身。如果弟子发心行广大布施,要把自己的全部物品统统舍掉,师父应该审查这位弟子的道心,如果他在持戒、诵经、禅修等方面都做得很好,就该劝告他说:三衣、钵、坐具、滤水囊等,是出家人必备的生活用品,不应该舍掉,否则就无法在僧团正常生活了。
  “若有余者,告云:此施非坚法,汝依是得资身行道,不必须舍。”如果弟子在三衣六物之外,还有多余的衣钵等物,准备全部舍掉,师父应该劝告弟子说:布施属于有为法,是有漏的善行,出家人的修行重点是成就无漏法,你也需要相应的物品用于滋养色身和修行证道,不一定都要舍掉。
  “若言‘我自有得处者’,听。”如果弟子说,自己还有办法再得到。那么师父就应该同意他行大布施。之所以这么做,是为了防止有些弟子因初发心过猛,做出不计后果的决定,最后因缺乏资身用具,反而使修行受到影响。
  “若欲远行,不得临行乃白。应一月半月前预白,令师筹量。”如果弟子准备远行,不可以临出门前才禀告师父,应该提前一个月,或至少提前半个月就请示师父,让师父有时间考虑各种情况,决定是否同意你外出。
  “若不能一一白师,当通白,欲作染衣事,亦得。”如果弟子要做的事琐碎繁杂,不便一一详说,应该总的向师父说明一下,比如要准备染衣服等,这么说也是可以的。因为染衣包括很多准备工作,总说之后,就不必事无巨细地一一报告了。
  “《善见》,弟子随师行,不得去师七尺,不应蹋师影,离是应白知。”《善见律》说,弟子随同师父外出,应该和师父保持适当距离,不要远到七尺以上,也不要太近,以免踏到师父的影子。如果超出这个距离,离得比较远,应该先禀告师父。关于距离,《善见律》讲到六法:一、不可离师太远,以免师父和你说话听不清。二、不可离师太近,以免过于亲昵,触恼师父。三、不可站在师父上风,以免身上的不良气味熏到师父。四、不可站在师父高处,居高临下,恐成憍慢。五、不可站在师父前面,挡其视线。六、不可站在师父后边,以免师父要回头和你说话,多有不便。这些都是佛门的基本礼仪,也是作为一个出家人的行为规范。中国古代是礼仪之邦,而现在倡导的“文明礼貌”却要从“你好、对不起”开始学起,从“不要随地吐痰、不要随地大小便”开始做起,实在是文明的倒退。
  “《四分》多种:或出界,或与他物,或受他物,及佐助众事,并须白师。”《四分律》也讲到多种情况,或者要到界外,或者把东西送给别人,或者接受他人馈赠,或者帮助常住做些什么,这些事都要禀告师父,得到同意后再去做。
  以上是别行法的第一点。总而言之,弟子无论做什么,都必须禀告师父。怎么看待这些规定?是不是觉得过于繁琐?关键在于我们给自己什么样的定位。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个成人,就会觉得这些规定有点幼稚,甚至小题大作。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婴儿,就会觉得这些规定中包含着极大的智慧。佛陀制戒的目的,不是要管理谁,约束谁,更不是为了建立个人权威,而是帮助我们重新规划生命,使我们从心念到言行,念念和正见相应,事事和解脱相应。长期以来,我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从贪嗔痴出发,并已形成固定模式。出家之后,要从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开始规范,从而扭转惯性,赋予身口意三业解脱的内涵。
  “二、受法者。《四分》云:彼清旦入和尚房中,受诵经法,问义。广如依止中。”第二是如何受法,包含学戒和学见两方面,这也是依止师长的真正意义所在。《四分律》说,每天早上要进入师父房中,在师父指导下学习经教,深入法义。更多内容,详见依止法中。
  “三、报恩法。《四分》云:清旦入房除小便器,白时到等。应日别朝、中、日暮三时问讯和尚,执作二事,劳苦不得辞设。广具四纸余文,必须别抄依用。”二事,即修理房舍、补浣衣服。第三是如何报恩,作为弟子要以感恩心侍奉师父。《四分律》说,弟子每天清晨要到师父房间清洗小便器,提醒师父,做什么事的时间到了。此外,每天要早、中、傍晚三次向师父问讯请安,为师父打扫房间,洗衣缝补,随时服侍,不能因为怕苦怕累而推辞。具体情况,在《四分律》第三十一卷“受戒揵度篇”有详细说明,应该单独抄下来,作为行为准则。
  “一则自调我慢。”侍奉师父对弟子有三大利益。第一,能帮助弟子调伏我慢。在今天的僧团,不少人会把社会上养成的我执和优越感带入佛门,这对僧格养成是极为不利的。出家之后,不论原先在社会上做什么,有多高的学历,多大的事业,多少的家产,要把这些统统放下,把自己当做婴儿,当做白纸,才可能和修行相应。否则,不管怎么修,仍是在自我中心的状态,修的仍是“我”而不是法。
  “二则报恩供养。”第二,以此报答师长的教导之恩。在世间,父母给予我们生命,对我们恩重如山。而师父是法身父母,对我们恩同再造。事实上,这份恩德更超胜,更难得。在漫漫轮回途中,遇到生身父母的机会很多,但必须具备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,我们才有机会遇到善知识,遇到法身父母。
  “三则护法住持、正法久住也。”第三,通过对师长的护持,令佛法得到弘扬并长久住世。其中包含两层意义,一是帮助师父处理杂物,使他有更多精力用于修行和弘法;二是通过修习依止法,使自己早日成为合格僧才,具备荷担如来家业的能力。
  “《僧祇》云:弟子晨起,先右脚入和尚房,头面礼足,问安眠不?余同《四分》。”《僧祇律》说,弟子早上起来后,先右脚进入师父房间,顶礼请安,并询问师父的身体状况,关心他昨夜是否睡得安稳等等。其他需要做的事情,如清洗小便器等,和《四分律》所说的一致。
  “《十诵》,若浴和尚,先洗脚,次髀,乃至胸背。若病,先用和尚物,无者自用,若从他求。”髀,大腿。《十诵律》说,如果师父年老或体弱,弟子应该帮忙洗澡。洗的时候不是草草了事,而是从脚开始洗,再依次清洗大腿、胸背。如果师父生病了,弟子应当悉心照料,所需的医药及物品等,可以先使用师父的。如果师父没有药物等用品,弟子应该拿自己的物品作为供养。如果弟子也没有所需物品,应该为师父去化缘。
  “日三时教弟子云:莫近恶知识,恶人为伴。”三时,早起、食后、日没时。作为师父,应该每天三次告诫弟子:不要亲近恶知识,不要和恶人做朋友。因为新学比丘心行尚不稳定,缺乏判断和抉择的智慧,如果与恶知识为伴,就可能受到不良影响,坏名闻,障学业,丧德行,失正信,伐善根,堕恶道,有百害而无一利。关于此,《十诵律》的原文是:“早起教言: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食后教言: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日没时教言: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”可见,这一教诫极为重要,必须时时提醒,念念不忘。所谓恶知识,并不是那些看起来凶恶狡猾的。正相反,他们常常表现得和颜悦色,让人非常舒服,但这种舒服其实在顺应凡夫心,让我们懈怠放逸而不是勇猛精进。
  “弟子若病,虽有人看,而须日别三往,语看病者:莫疲厌,此事佛所赞叹。”如果弟子生病了,虽然已经有人看护,师父也要每天三次前去看望,并提醒照顾弟子的人说:做这些事不要厌倦,看护病人是佛陀所赞叹的。
  “《杂含》云:若比丘不谄幻伪,不欺诳。信心、惭愧、精勤、正念、心存远离,深敬戒律,顾沙门行,志崇涅槃,为法出家。如是比丘,应当敬授。由能修梵行,能自建立故。”以上引律典加以阐述,这里再引经典补充说明。在师徒关系中,师父应该对弟子加以观察,对可造之材悉心教化。《杂阿含经》说:如果这个比丘正直无伪,不会谄曲或欺骗他人,同时对三宝深具信心,懂得惭愧,对修行精勤不懈,具足正念,并有强烈的出离心,而且敬重戒律,依戒行持,向往涅槃,真正是为求法而出家修道。这样的比丘,师父应该用心调教,必成大器。因为这种人身心清净,能修习梵行,依正法安身立命。
  以上详细说明了弟子应该如何依止师父。作为弟子,在事事禀告和悉心照料师父的过程中,也要提醒自己思考:什么才是如法的行为?否则,很容易陷入习惯性的麻木,回到凡夫心的固有轨道。这是修行的巨大障碍。不少人刚出家时,也想着了生死,证解脱。如果不能有效强化这些心行,时间长了,凡夫心又会卷土重来。于是乎,把出家当成过日子,甚至转而追求世俗名利。在不知不觉中,老之将至,却忘了生死大事。这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。

【注释】
[1]《四分律》卷 36,T22-825 下
若有弟子辞和尚师方面远行,和尚当问弟子 :“汝为何事行?同伴是谁?为诣何处?”若所营事非,若同伴非,其人及所诣处非者,当遮令莫去。若所营事非,所诣处亦非,同伴虽好,亦当遮令莫去。若所营事非,所诣处好,同伴不善,亦当遮令莫去。若所营事非,所诣处好,同伴善,亦当遮令莫去。若所营事好,所诣处不好,同伴亦不善,当遮令莫去。所营事好,所诣处好,同伴不好,亦遮令莫去。若所营事好,所诣处好,同伴亦好,当听令去。
[2]《五分律》卷 17,T22-118 中
受依止人欲移余处,应先问和尚、阿阇黎,知彼有可依止人,然后可往。有诸弟子临行时辞和尚、阿阇黎,佛言:“不听临行时辞,要先二三日白师。”师应筹量所往处,有可依止人乃听去。
[3]《五分律》卷 16,T22-111 上
凡有所作,乃至剃头,若为人剃,皆应白。唯除大小便及用杨枝。
[4]《十诵律》卷 56,T23-416 中
一切所作皆应白阿阇梨,除大小便啮齿木礼佛法僧,是名近行弟子法。
[5]《十诵律》卷 41,T23-302 上
不白和尚,不得一切有所作,除大小便及嚼杨枝、礼佛。
[6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59 下
问,齐几许得不白与取?半条线、半食,是名不白与取。
[7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59 中
和尚、阿阇黎入聚落后,剃发人来,欲令剃发者,应白余长老 :“比丘我欲剃发。”师还应白师。
[8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60 上
作大施者,若欲大施,应白师言 :“我一切所有,尽欲布施。”师应语 :“出家人要须三衣、钵盂、尼师坛、漉水囊、革屣。”弟子言 :“我除是外,一切尽欲布施。”师应相望,若不善持戒,不受诵习行道,应言听。若善持戒,能受诵习行道,应语 :“布施非是坚法,汝依是诸物以备汤药,得坐禅、诵经、行道。”若言 :“我有亲里自供给我衣食、病瘦汤药。”师应语 :“若尔者,听。”是名大施。
[9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60 上
若欲行时,应白和尚、阿阇黎。不得临行乃白,应先前一月半月豫白。
[10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59 中
欲染衣时应白,若浣时、缝时、煮染时,一一应白。若不能者,但言 :“我欲作染衣事。”一白通了。
[11]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卷 16,T24-789 上
若和尚将去,着衣持钵随和尚后,不得近,不得远,去和尚七尺而行。
[12]《四分律》卷 33,T22-801 中~下
弟子不白和尚,不得入村,不得至他家,不得从余比丘,或将余比丘为伴,不得与,不得受,不得佐助众事,不得受他佐助众事,不得使他剃发,不得为他剃发,不得入浴室,不得为人揩身,不得受他揩身,不得至昼日住处房,不得至冢间,不得至界外,不得行他方。
[13]《四分律》卷 33,T22-801 下
彼当清旦入和尚房中,受诵经法,问义。
[14]《四分律》卷 33,T22-801 下 ~ 803 上
彼当清旦入和尚房中……当除去小便器,若白时到……彼当日三问讯和尚,朝、中、日暮,当为和尚执二事,劳苦不得辞设,一修理房舍,二为补浣衣服。和尚如法所教事,尽当奉行。
[15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34,T22-502 上
弟子晨起,先右脚入和尚户。入已,头面礼足,问安眠不?若受经,若问事已,应出小行器,唾壶着常处。

[16]《十诵律》卷 41,T23-301 下 ~ 302 下
和 上 汗 出 时 , 弟 子 先 应 揩 脚 , 次 揩 膊 、 髀 、 腰 脊 、 胸背……若和上病者,弟子应看若活若死,应觅随病食、随病药,应取和上物作供养。若和上无者,自办。若自无者,从他求……应日日三时教弟子,早起、食后、日没时。早起教言:“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”食后教言:“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”日没时教言:“莫近恶知识、恶伴、弊恶人。”
[17]《摩诃僧祇律》卷 28,T22-458 下
若弟子病,应自看,使人看。不得使人看己,自不经营。一日应三往看,语看病人 :“汝莫疲厌,展转相看,佛所赞叹。”
[18]《杂阿含经》卷 18,T02-130 下
若彼比丘不谄曲,不幻伪,不欺诳,信心,惭愧,精勤正念,正定智慧,不慢缓,心存远离,深敬戒律,顾沙门行,志崇涅槃,为法出家。如是比丘,应当教授。所以者何?如是比丘能修梵行,能自建立故。